松乐新闻部2019年3月20日报道 :我们的品管经理—张兴林
主编:陈文琴
张兴林,34岁,2017年2月加入公司,现任松乐公司品管部经理。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没有白马王子般的帅气,更没有貌似潘安的容颜。这个在人群中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小男人”,凭借着超强的责任心、对原则的坚持和对工作的热爱,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让自己从一名车间一线普工,一跃成为掌控着公司所有物料品质关的品管部部门主管。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兴林的第一把火直接烧向了自已。原先品管部对车间生产过程中反馈的问题的处理模式是:如果车间流水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物料或生产操作质量问题,报品管部,品管部再派人到车间检查,但由于原先品管部内部工作问题,会出现不能及时赶赴车间解决问题,即延误了生产进度,又可能会出现因未能及时解决问题而出现跳漏隐患。张兴林将这种被动迎战变为主动出击。他在自己的工作日程表中给自己下了几项硬性工作指标:1、每天必须亲自不定期到车间一线进行巡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车间有问题反馈到品管部,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2、利用自己两年来在一线的工作经验,对线上员工的生产进行指导和纠正,特别是那些对产品品质意识还有待加强的新进员工需特别关注他们的操作流程,并适时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与纠正,把整体质量提升上来;3、24小时全天侯处理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不能单独处理的,须及时召集物料、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将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让产品品质从根本上具有保证力。
来料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方可流入生产区域,不管是精工件,还是小螺丝,绝不能让不合格物料用到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这是张兴林的第二把火。为此,他重新制定了物料的检验规则,细化了物料检验流程,并将一些物料的抽检率上提了将近10个百分点。他对部门人员说:“松乐品牌就在我们手里攥着,只要我们稍一懈怠,产品质量就要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十二分的用心投入到检验工作中去,我们要让问题暴露在我们的检验关,而不是流入生产区了再发现物料的问题。
第三把火则投向了成品检验关。为抓好成品质量,确保产品100%合格,他将先前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将原先只安排品管人员或技术110对线上成品机按比例进行抽查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除线上每台成品机经过总检、复检后,张兴林每天还要亲自不定期地在线上进行随机抽查,再由技术110全天侯在打包区对即将入打包入库的成品机再次进行抽检,在对成品机的抽查比例上也进行了调整,加大了抽查力度,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隐患。在他看来把好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至关重要,必须要确保合格方可打包入库,送往客户手中。对待市场上或客户手中的产品问题时,他则强调只要市场上有反馈质量问题的,必须将同一批次产品全部拆包重检,绝不手软。
他有追求完美的“强迫症”,只要产品或物料上有一丁点的瑕疵,在他看来那都是天大的事,必定亲力亲为解决问题。正是他对产品质量的“斤斤计较”,成就了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一线操作工蜕变成对“品质”情有独钟的一名品检官。
松乐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像张兴林一样拥有高度责任心、高涨工作热情、严谨工作态度的工作团队,有此团队,松乐何其不兴,客户何其不旺?